学生园地

心理课堂

居家隔离相处小妙招

校对: 责编: 终审: 时间:2021年02月19日 00:00 阅读:

这两天“后浪”一词着实火了一把,60后何冰所代表的“前浪”,主动走向了“后浪”,展现出对年轻一代的理解和祝福,然而本是一场两代交心的对话,却也招来争议和质疑,我不由得思考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,尤其是代际之间的沟通和谐,该如何实现呢。同学们或许都深有感受,同样的问话或者回答,在朋友那里风平浪静,在父母甚至长辈面前却可能会掀起轩然大波,好心与关怀甚至也会招致愤慨与埋怨,尤其是疫情期间,被困在方圆之地的我们,居家的时间大幅增加,一家人朝夕相处中,磕磕绊绊、吵架拌嘴的频率上升,虽然这是人之常情,但长此以往则可能导致矛盾升级,破坏家庭氛围,影响亲子关系,安全感得不到满足也会增加我们的焦虑情绪......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,后浪与前浪的相处中,如何创造沟通和谐。

年轻者和年长者身处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,自然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和差异,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,年长者其能接收的信息加工单位较年轻者较小,因此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相对较小,再加上年长者的注意力不如年轻人,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,这说明什么呢,聪明的你可能会发现,在与年长者沟通时,简短的句子、直接的表达可能更为有效,能够有力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,比如说,疫情期间我们要劝导家里老人不要外出,不良的沟通表现为:“您不能出去,家里卫生打扫、洗衣做饭还有很多事呢,我妈身体也不舒服,需要照顾,再说了您现出去万一被传染了,多遭罪呀,我们一-家人可怎么办?”在这样的表达中由于包含着多方面的信息,表达的内容和情绪混合,会使得老人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很容易受到干扰,结果他可能就来得及只对最后一句话进行了深层加工,从而诱发老人的负面情绪,愤慨的回答:“不用你们怎么办,感染了我就不回来了。”因此,更有效的劝说,应该采用非命令语气,简短有力的表达会更胜一筹,比如 :“爸爸,不能出去,万一被感染了,你会很遭罪的。”可见,对于年长者的劝说,并非罗列的理由越多越好。

其次,我们要善于抓住老年的心理特点去表达,而不是只专注于自己的表达,比如说年长者身上有一个普遍的现象,就是积极偏向。什么叫积极偏向呢?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指出,年长者会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,更多地去关注那些积极的信息,更容易记住那些让他们开心的事情,而更少地关注那些会让他们伤心、难过的事情。因此,在与年长者的沟通和交流中,我们要学会尊重这一特有的现象,多与他们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,会让他们感到幸福的事情。再拿上面那个劝说父亲的案例为例,我们与其说“您这样会害了自己害了大家”,不如多提醒多强调“好不容易我们一家人朝夕相伴,特别难得也特别温馨,您就别出去了。”第一种表达是负面的,年长者是难以接受这样的消极信息的,因此也难以听取,还容易激怒他们,而第二种表达则是积极的,他们会更加偏爱,也更易动容。

最后一点,就是我们在与年长者沟通时要能够做到耐心倾听,并尽量与之产生共情,表达对他们的理解。我们的父辈或其他长辈,在他们这个阶段通常都有较强的被尊重的需求,他们希望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够重视自己。因此,他们需要年轻人的耐心,需要确定自己所表达的意思没有被误解,希望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得到接纳。只有当年长者觉得自己被重视了,被倾听着,被理解了,后面的沟通交流才会通畅。其实这一点也是所有沟通,能够成为有效沟通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。

好了,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探索,能够好好的渡过这段特别的相伴时光,既然付出的是爱,就让我们收获温暖。

分享到: